乡村研究数据库 >
近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
近代乡村的政治社会状况及特点
报告字数:30669字
报告页数:41页
摘要:在乡村,土地始终是社会成员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土地的占有状况同样是近代乡村社会分层最基本的标准。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乡村的社会分层与政治关系
- 土地、权势、资本:社会分层的三维视野
- 多极多层、急剧分化的社会成员体系
- 统治与被统治:变化及特点
- 革命根据地对传统社会框架的突破
- 第二节 乡村的社会结构与权力体系
- 传统社会结构的崩溃与近代走向
- 保甲制的松弛与重建:自治形式下统治权的强化
- 民主自治外观与地方土劣势力的扩张
- 工农民主政权下的农民权力
- 第三节 乡村的社会秩序与政治控制
- 失控与动乱的乡村社会
- 权威和秩序的重建与一元控制主体
- 军事强力控制:“围剿”与“扫荡”
- “管教养卫”融为一体的政权组织控制
- 第四节 乡村的社会意识与政治文化
- 前所未有的文化震荡:封闭状态的突破
- 民主革命对封建文化的冲击和荡涤
- 新型民主文化的启蒙与生长
- 传统封建文化的复兴与失败
- 第五节 乡村的社会矛盾与政治活动
- 乡村的衰败与矛盾的尖锐化
- 被遗弃的乡村与农民反抗的兴起
- 农民起义与农民革命之比较
- 乡村改良运动的试验与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