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市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研究
北京市农村宅基地改革管理研究
报告字数:3486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本文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宅基地管理制度的变迁过程,总结了现阶段农村宅基地及地上房屋管理实践的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又是在整个土地制度和管理体制大背景下产生的,因此需要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探索北京郊区农村宅基地改革。
文章目录
- 一 农宅管理制度的演变与特征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村宅基地私有制度(1952~1962年)
- (二)人民公社化中期“六十条”宣布农村宅基地集体所有(1962~1982年)
- (三)改革开放后宅基地管理逐步规范化(1982~20世纪90年代后期)
- (四)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是宅基地政策持续收紧时期
- 二 京郊宅基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局部农村宅基地短缺
- (二)农村宅基地有超标现象,成因多样
- (三)山区搬迁工程实施后大量农宅原址并未进行复垦
- (四)局地违建泛滥,安全隐患巨大
- 三 宅基地制度改革的思路与探讨
- (一)进一步巩固落实集体土地所有权,有序开展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 (二)保障宅基地资格权与适度放活宅基地使用权
- (三)建立宅基地差别化有偿使用与有偿退出机制,实行差别化的有偿使用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