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作为结构的身份:理论脉络及研究谱系
作为结构的身份:理论脉络及研究谱系

作者:刘杰

刘杰##刘杰

所属图书:跨体制群体——“自理口粮”户...

图书作者:刘杰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报告字数:32457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身份”的含义;其次介绍了“身份制”和“身份伦理”,指出儒家身份伦理的最明显特征是等级制;第三梳理了中国身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指出传统中国社会是一个讲究身份的国度;第五探讨中国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本土困境,指出我国学术界简单地用西方公民身份理论套裁中国社会现象,且忽视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本土情境”;第六介绍研究身份诉求和身份建构过程的哲学基础;最后界定全书“身份”、“公民身份”内涵,提出“正常公民身份”概念。
文章目录
  • 3.1 何为“身份”
  •         3.1.1 关于“身份”
  •         3.1.2 身份制与身份伦理
  • 3.2 中国身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         3.2.1 中国传统社会的儒家身份伦理
  •         3.2.2 新中国成立后身份制社会的建立
  •         3.2.3 改革开放以来身份制社会的变迁
  • 3.3 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传统及拓展
  •         3.3.1 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两大传统
  •         3.3.2 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最新进展
  • 3.4 中国公民身份理论研究的本土困境
  •         1.儒家伦理下我国社会公共意识薄弱
  •         2.差异式身份制阻碍公民身份的形成
  • 3.5 身份诉求与身份建构
  • 3.6 本书的理论视角
  •         3.6.1 关于“身份”的内涵界定
  •         3.6.2 关于“公民身份”的内涵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