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秦汉至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经济、聚落与文化
秦汉至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经济、聚落与文化
报告字数:90480字
报告页数:116页
摘要:本文关注秦汉至六朝时期汉水流域的人口、经济、聚落与文化。首先是人口分布与迁移,本文对汉水流域秦汉时期人口规模的变动、两汉时期人口分布的地理大势、汉末至六朝时期的人口迁移、蛮族的户口规模与分布等加以详细考察。其次是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南阳盆地、襄宜平原与随枣走廊、汉中盆地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属于最早得到开发的地区。再次是交通道路、城邑与村落,本文对水路和陆路交通以及各时期的城邑和聚落分布等加以详细考察。最后是文化区域及其差异,本文认为,通过对风俗、方言以及墓葬风格三方面的考察,可以将汉魏六朝时期的汉水流域分为汉中、南阳与江汉三个文化区域,其存在不同的文化特征。
文章目录
- 一 人口分布与迁移
- (一)秦汉时期人口规模的变动
- (二)两汉时期人口分布的地理大势
- (三)汉末至六朝时期的人口迁移
- (四)蛮族的户口规模与分布
- (五)《晋书·地理志》与《宋书·州郡志》所反映的著籍户口状况
- 二 农业经济区的形成与演变
- (一)南阳盆地
- (二)襄宜平原与随枣走廊
- (三)汉中盆地
- 三 交通道路
- (一)汉水及其支流水路
- (二)与中原巴蜀间的陆路交通
- 四 城邑与村落
- (一)汉代的城邑分布与形态
- (二)六朝时期的城邑分布格局
- (三)乡聚村落
- (四)住宅形式
- 五 文化区域及其差异
- (一)风俗差异
- (二)汉代方言区
- (三)墓葬风格的区域差异
- 六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