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管理制度的特征及演变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管理制度的特征及演变
报告字数:16376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关于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在理论界存在较大的争议,批判的多、认同的少。但是在现实操作层面上,目前的土地管理制度确实给中国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带来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如何客观评价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显然不能以西方经济学的价值观和制度背景作为依据,更重要的是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及其在发展中的实际作用作为评价基础。与国际经验相比,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的低成本是一大特色,也是被所有经典教科书理论所忽视的重要内容。其区别在于,在土地要素的流动过程中,公有制与私有制土地的产权人拥有极不相同的谈判权。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土地公有制是区别于其他国家的重要制度
- (一)中国的土地分别为国家所有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不存在私有产权
- (二)中国采用不同于不动产税的土地出让金制度
- 二 土地“城市化”的制度演变
- (一)土地征收制度的出台
- (二)低成本的用地政策天平转向城市
- (三)土地征用实行计划经济的分配办法
- (四)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到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探索
- 三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困难重重
- (一)农村集体所有的农地使用权逐步放开流转
- (二)宅基地流转受到严格限制
- (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探索成效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