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户籍与外来人口的住房模式选择
户籍与外来人口的住房模式选择
报告字数:22860字
报告页数:30页
摘要: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产生了大量流动人口,不断以“流动就业”或“定居”方式融入流入地,带来大量租房、购房需求。在关于住房需求的研究中,家庭住房模式选择是一项重要内容。借鉴Henderson和Ioannides(1983)、Ioannides和Rosenthal(1994)的思想,本章在区分投资性和消费性住房需求的基础上,对家庭住房模式选择进行理论分析。住房模式分为仅租赁住房(Rent 1)、拥有自住住房同时租赁住房(Rent 2)、拥有自住住房(Own 1)及同时拥有自住和非自住住房(Own 2)四种模式。随着投资性与消费性住房需求之差的增大,家庭住房模式由低向高逐渐转变(Rent 1—Own 2)。已有文献基于中国转轨经济现实,认为市场力量和“单位”及“户籍”等体制性规则共同影响了家庭的住房模式选择(Li,2000;Huang and Clark,2002)。本章进一步分析中国户籍制度特点对居民住房模式选择的影响机制,认为户籍背后本、外地居民间公共服务的不均等增大了有定居意愿外地居民的定居成本,降低了其投资性需求,外地居民倾向于选择较低住房模式。
文章目录
- 一 文献回顾
- 二 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与外来人口的住房模式选择
- (一)投资性住房需求、消费性住房需求与家庭住房模式选择
- (二)户籍制度特点对外地居民住房模式选择的影响
- 三 实证模型与数据
- (一)实证模型
- (二)数据和变量
- 四 实证分析
- (一)投资性、消费性住房需求与家庭住房模式选择
- (二)不同城镇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外地居民的住房模式选择
- (三)投资性与消费性住房需求之差对住房模式选择解释力的进一步考察
- 五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