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结论与政策建议

作者:李昊 李世平

所属图书: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基于动...

图书作者:李昊 李世平

出版时间:2019年10月

报告字数:5669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人们对安全农产品需求的增长与农业环境不断恶化的现实导致安全农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解决该矛盾的核心是改变农户不合理的农业生产行为。目前学术界对农户行为的干预存在两种主要观点:其一是认为对农户不合理的生产行为处罚,但在中国农户收入普遍较低的背景下,这一观点受到了部分学者的反对;其二是实行生态补偿,在不影响农户收益前提下,既改善了农业环境,也起到了部分减贫的作用,因此,这一逻辑得到较多学者的认同。农业生态补偿在欧盟、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已经实行,但从其执行效果来看,远未达到预期目标,且生态补偿的支出已成为政府的巨大财政负担。这些发达经济体对农户的补偿尚且使财政部门捉襟见肘,在中国可行吗?中国农民众多,大众式的生态补偿对农民来讲可能微不足道,但对政府来讲可能是较大的财政支出。那么对农户农业生产行为的干预除了处罚和经济激励就别无他法了吗?从理论上讲,惩罚或经济激励正对应于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动机,显然,农户行为同样存在内部动机。因此,在目前中国尚未大范围推行农业生产补偿的情况下,本书旨在探讨农户农业环境保护内部动机是否可改变农户行为。为此,本书基于内部动机视角,在动机拥挤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等的指导下构建了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陕西、山西、山东和河南四省1057份普通蔬菜种植户及陕西省太白县和山东省寿光市266份无公害蔬菜种植户微观调查样本为基础数据库,采用二项Logit模型、贝叶斯二项Logit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似不相关回归模型、贝叶斯似不相关回归模型、结构方程模型和贝叶斯结构方程模型等实证检验了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内部动机对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和行为的影响,应用贝叶斯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在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和行为上,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的关系,并运用贝叶斯非线性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了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内部动机、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今后农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的理论研究和农业环境政策的制定提供新的参考。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结论
  •         (1)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的内部动机不是源于愉悦感,而是源于责任感
  •         (2)较强的外部动机对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和行为均有积极影响,却造成“谁污染谁付费”在农户层面较难实现
  •         (3)农业环境保护生态补偿不是激励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的唯一路径,甚至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帕累托最优选择
  •         (4)农业环境保护生态补偿会挤出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的内部动机
  •         (5)基于责任感的内部动机对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较强的基于责任感的内部动机有助于实现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意愿向行为的转化
  • 二 政策建议
  •         (1)以减贫为目的的补偿应避免与农业环境保护挂钩,且农业环境保护生态补偿政策的执行应考虑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的内部动机
  •         (2)加大农药、化肥、地膜等对农业环境污染的宣传力度,提升社会规范对种植户农业环境保护行为的约束作用
  •         (3)短期内农业环境保护的投资应以政府为主
  •         (4)开办田间学校,鼓励种植户接受再教育
  •         (5)加强农产品安全质量检测
  •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