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荒漠化治理模式
荒漠化治理模式
报告字数:14968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荒漠化现象在人类存在早期就出现了。古代苏美尔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曾拥有5万人口的乌鲁克城邦成为荒漠中的沙丘。有“罗马帝国粮仓”之称的北非,曾有600座城市,现在成为千里不毛之地。进入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规模开垦西部大草原而造成严重的风蚀沙化和沙尘暴,北美大陆的80%地区受到影响,高达300米的黑风暴穿越纽约市进入大西洋几百公里海域,纽约成为著名的“尘窝”。
文章目录
- 一 国外荒漠化治理模式综述
- (一)以色列——以引水及发展节水农业为特色的荒漠化治理模式
- (二)埃及——以土地开发为主导的荒漠化治理经验
- (三)美国——以生态保育及旅游开发为主导的荒漠化防治模式
- (四)伊朗——荒漠化防治技术创新经验
- 二 国内荒漠化治理模式总结
- 模式一:新疆和田县——极端干旱地带绿洲附近荒漠化的防治经验
- 模式二:甘肃林泽县平川——干旱地带绿洲周围荒漠化防治的经验
- 模式三:陕西榆林市——半干旱地带农牧交错区西部荒漠化防治的经验
- 模式四:内蒙古奈曼旗——半干旱地带农牧交错区东部荒漠化的防治经验
- 模式五:青海共和县沙珠玉——青藏高原高寒地带荒漠化的防治经验
- 模式六:神府煤田东胜矿区——半干旱地带工矿区荒漠化的防治经验
- 模式七:内蒙古达拉特旗恩格贝——半干旱地带以民营企业为主的荒漠化防治经验
- 三 国内荒漠化治理模式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