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毛乌素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毛乌素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报告字数:21523字
报告页数:26页
摘要:作为中国十大沙漠(地)之一的毛乌素沙地位于蒙、陕、宁三省区交界处,包括内蒙古南部、陕西榆林北部风沙区和宁夏盐池县东北部。毛乌素沙地中部和西北部基底以中生代侏罗纪与白垩纪的砂、页岩为骨架,东部和南部边缘覆盖在黄土丘陵上。在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地壳变动,这里就形成一系列湖盆洼地,并堆积了厚约100米的第四纪中细沙层。在第四纪因气候干旱,经长期干燥剥蚀,并有强劲的西北风将古河湖相沙层吹扬、堆积,逐渐塑造了现代沙地的地貌形态。毛乌素沙地西北部以固定、半固定沙丘为主,逐渐向东南发展为流沙密集、成片出现的状态。流动沙丘以新月形沙丘占优势,占沙地总面积的31.6%;半固定和固定沙丘以梁窝状沙丘和抛物线沙丘为主,各占36.5%和31.9%。
文章目录
- 一 区域概况
- (一)自然环境
- (二)行政建置史
- (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 二 荒漠化现状及态势
- (一)荒漠化现状
- (二)荒漠化的危害
- 三 荒漠化治理措施与成效
- (一)治理措施
- (二)重点工程
- (三)治理成效
- 四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一)存在问题
- (二)治理策略
- 五 政策建议
- (一)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分区治理
- (二)强化资源开发和管护,切实巩固生态建设成果
- (三)合理分配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 (四)加快沙产业发展,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就业增收
- (五)实施体制创新,加强队伍建设
- (六)多方筹措防治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 (七)加强科学研究,示范引领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