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阿拉善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阿拉善地区荒漠化态势与治理成效

作者:宋迎昌 黄顺江 李红玉 刘治彦

所属图书:中国荒漠化治理研究

图书作者:刘治彦 宋迎昌 黄顺江

出版时间:2019年09月

报告字数:18010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阿拉善盟地处内蒙古自治区最西端,地域辽阔,人口稀少。西南与甘肃省相连,东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毗邻,东北与乌海市、巴彦淖尔盟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全盟东起贺兰山,西至马鬃山,长约831公里,北起嘎顺淖尔,南至腾格里沙漠南缘,宽约598公里,总面积27万平方公里,占内蒙古自治区总面积的22%。全盟总人口22.39万人,有蒙、汉、回、藏等28个民族,是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现辖阿拉善左旗、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3个旗和2个自治区级开发区(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孪井滩生态移民示范区)、23个苏木(镇)、190个嘎查(村)。盟府所在地巴彦浩特镇,为全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文章目录
  • 一 区域概况
  •         (一)自然环境基础
  •         (二)地区开发历程
  •         (三)经济发展总体态势
  • 二 荒漠化现状及态势
  •         (一)荒漠化总体现状及态势
  •         (二)不同区块荒漠化状况与特点
  • 三 荒漠化治理措施与成效
  •         (一)转移战略
  •         (二)锁边护城增绿工程
  •         (三)阿拉善左旗荒漠化防治模式
  •         (四)额济纳旗荒漠化防治模式
  • 四 荒漠化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单位投入标准低且资金不足
  •         (二)对荒漠化治理的政策措施研究不足
  •         (三)治理成果巩固难度增大
  •         (四)生产生活需求与生态保护矛盾加剧
  •         (五)“转移战略”存在的问题
  •         (六)沙化土地面积大且程度严重
  • 五 政策建议
  •         (一)阿拉善生态问题需要一个国家层面的解决方案
  •         (二)设立“阿拉善国家生态保护特区”
  •         (三)国家给予“转移战略”更大支持
  •         (四)建立产业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
  •         (五)将阿拉善建成我国沙产业化示范区
  •         (六)将阿拉善建成我国沙漠生态文化旅游基地
  •         (七)协调矿产开发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         (八)探索我国西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         (九)多渠道筹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         (十)加大科技投入确保工程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