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制作“陌生人”:“生鬼”的话语表述与社会整合
制作“陌生人”:“生鬼”的话语表述与社会整合

作者:刘彦

所属图书:姻亲与“他者”:清水江北岸一...

图书作者:刘彦

出版时间:2019年11月

报告字数:26357字 报告页数:41页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巫蛊信仰中的“生鬼” 及其建构问题。“生鬼” 是黔东南苗侗社会赋予某一类特殊人群的标签,成为地方社会不同房族、不同村落、不同族群区分的根本原则。首先本文从宏观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生鬼” 所承载的象征符号及其建构过程。其次本文分析了作为中观与微观层面的房族组织及其姻亲机制对“生鬼”建构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最后本文探讨了“生鬼”的自我认知问题,以及他们如何借用国家权力实现自身文化、经济与政治等多方面的诉求。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通婚之虑:非“生鬼”人群的情感世界
  • 第二节 “生鬼”、苗侗的鬼魂世界与咸同兵燹
  •         一 “生鬼”的想象与实践
  •         二 “生鬼”与苗侗社会的鬼蛊世界
  •         三 “生鬼”与咸同兵燹
  • 第三节 “生鬼”的世俗化:人群分类与隐藏的权力斗争
  •         一 构造“生鬼”的原型
  •         二 原型的再生产
  • 第四节 “我们是纯洁的”:人群边界维持的社会实践
  •         一 A房的内部变革
  •         二 侗汉人群“纯洁”权的捍卫
  •         三 瑶白是“是非之地”:周边人群的想象与指控
  • 第五节 “我”不是“生鬼”:少数派的“武器”
  •         一 “生鬼”的社会处境与自我认知
  •         二 “生鬼”人的抗争之道
  •         三 “生鬼”通婚的途径
  •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