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老农保制度的变迁:主体的多元互动
老农保制度的变迁:主体的多元互动

作者:王成程

所属图书: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图书作者:王成程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报告字数:23982字 报告页数:35页
摘要:上一章对研究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接下来两章将用制度变迁中的主体互动理论分析两个问题:一是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经历了怎样的变迁过程;二是制度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多元互动关系是怎样的。上文中曾经提到,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时期:老农保时期(1986~2002年)和新农保时期(2002年至今)。本章主要研究老农保制度的变迁过程和变迁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的多元互动。厘清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来龙去脉,有助于为第四章新农保制度的研究提供历史参照,使制度变迁的研究体系更为完整。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老农保制度的变迁过程
  •         一 老农保制度的建立(1986~1992年)
  •         二 老农保制度的发展(1992~1998年)
  •         三 老农保制度的停滞(1998~2002年)
  • 第二节 老农保制度变迁中主体的意图与行为
  •         一 中央政府财政责任缺位
  •         二 地方政府实施过程困难重重
  •         三 农民无法认知养老需求
  •         四 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失衡
  • 第三节 主体的多元互动
  •         一 中央政府与农民的互动
  •         二 地方政府与农民的互动
  •         三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互动
  •         四 行政权力与农民的互动
  •         五 地方政府和农民与中央政府的互动
  •         六 老农保制度变迁中主体互动的理论分析
  • 第四节 从互动的视角看老农保停滞的原因
  •         一 没有体现社会性
  •         二 执行过程存在缺陷
  •         三 农民对制度存在疑虑
  •         四 法规不健全
  •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