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榆林市产业同构问题探索
榆林市产业同构问题探索
报告字数:25797字
报告页数:33页
摘要:长期以来,以能源资源开发为主要特征的榆林市经济取得了飞跃式发展,经济总量显著上升。2014年,全市GDP为3005.74亿元,比上年增长9.0%,人均生产总值为89005元。而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能源经济主导全市经济的发展模式矛盾日益凸显,以能源工业为主导的重工业发展不仅致使产业结构单一(夏四友等,2016),而且造成产业结构的非正常趋同,即产业同构现象突出,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章定量分析了1995~2014年榆林市产业结构趋同程度,探讨了解决榆林市产业同构问题的可行性路径。研究结果可以为榆林市规避产业同构问题,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障区域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同时对推动能源富集区“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章目录
- 8.1 研究方法
- 8.1.1 区位熵
- 8.1.2 产业结构熵
- 8.1.3 产业结构相似系数
- 8.1.4 就业产业结构偏离度
- 8.1.5 R/S分析
- 8.1.6 指标及数据
- 8.2 榆林市产业布局分析
- 8.2.1 产业布局现状分析
- 8.2.2 南北六县三次产业产值分析
- 8.3 三次产业之间结构演进态势
- 8.3.1 产值结构演进分析
- 8.3.2 就业结构演进分析
- 8.3.3 产业结构演进的合理性分析
- 8.4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进态势
- 8.4.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分析
- 8.4.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分析
- 8.4.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进分析
- 8.5 榆林市产业同构分析
- 8.5.1 北六县(区)产业同构分析
- 8.5.2 南六县(区)产业同构分析
- 8.5.3 南北六县(区)间产业同构分析
- 8.5.4 产业同构化趋势预测
- 8.6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