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互助服务+设施/项目
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互助服务+设施/项目
报告字数:40307字
报告页数:50页
摘要:发达地区依据自身经济、社会、人口、政策环境,已经探索了很多与地情相符、各具特色的互助型社会养老模式(主要表现为互助服务+设施/项目),在政府支持推动和村庄自发组织的共同作用之下,其特点在于:一是统筹管理评价,不少地区从乡镇或区县层面进行了统筹管理、评估,制定了相对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评价制度;二是相对稳定运行,除居家服务之外,互助服务亦融入社区/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和项目运行之中,一般主要由政府和村“两委”出资。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调研省份外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 一 调研基本情况
- 二 政策环境
- 三 经济环境
- 四 社会人口环境
- 第二节 浙江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互助服务+老年餐桌+老年电视大学——老年协会与专业社会组织合作
- 二 互助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村委会组织运营、老年协会协助
- 第三节 北京市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互助志愿服务——区级统筹
- 二 互助志愿服务+老年餐桌——村委会组织运营
- 三 互助志愿服务+综合服务
- 第四节 上海市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互助服务+睦邻“四堂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
- 二 互助服务+幸福老人村——机构养老、资源多元协同
- 第五节 河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互助服务+饺子宴——村庄能人+义工组织
- 二 互助服务+互助幸福院——老年人“自助-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