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欠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以开展互助服务为主
欠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以开展互助服务为主
报告字数:39238字
报告页数:49页
摘要:与发达地区相比,欠发达地区农村在政策、经济、社会、人口环境等方面均处于劣势地位。但是,基于农村老年人需求、传统文化、组织力量以及政府政策推动,不少欠发达地区也探索出了以互助服务为主,同时进行资金互助以发展互助服务的有效模式,十分具有推广意义。如吉林延边由老年协会管理运行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大院,吉林松原由村“两委”组织运行的互助服务队+托老所,四川由社工机构(益多公益服务中心)和老年协会共同运行的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广西宜州由老年协会运行的老年人互助服务项目等,集合了政府、公益基金会、农村社区、老年人家庭等多方力量,在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通过共兑支出、自我创收等形式,开展了多种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和居家养老服务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调研省份外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 一 调研基本情况
- 二 政策环境
- 三 经济环境
- 四 社会人口环境
- 第二节 吉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互助服务+居家养老服务大院/私立养老院——老年协会和企业组织运行
- 二 互助服务+托老所——村“两委”组织运营
- 第三节 四川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互助服务+养老服务中心——村庄内部多社联动
- 二 互助服务+社区综合治理——社区/村居、老年协会和专业社会组织的合作
-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宜州老年协会发展历程
- 二 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开展
- 第五节 河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 一 互助幸福院——雏形状态
- 二 乡镇敬老院——形成“自治”“互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