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宋代以来山东东平城地理研究——以城址迁移和城市水环境为中心的考察
宋代以来山东东平城地理研究——以城址迁移和城市水环境为中心的考察

作者:古帅

古帅##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所属图书:社会史研究(第8辑)

图书作者: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报告字数:29270字 报告页数:38页
摘要:城址迁移与城市水环境问题是历史城市地理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文以宋代以来的东平城为例,分别对宋代郓州州治的迁移、明清民国时期的东平州城水环境变迁、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平县治迁移等问题展开全面梳理。无论是宋代郓州州治迁移、明清时期州城城池建设,还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东平县治迁移,均与治城所处的水环境密切相关。在宋代,由于常遭黄河决水的重度侵袭,郓州州治被迫由埠子坡迁至今州城。至明清时期,尤其是在戴村坝落低后,汶水给州城带来的水患威胁明显增大。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州城的确因地势低洼、地理位置偏僻等因素而不适宜作为东平县治,但这些因素并不是县治迁移的最终决定性因素,在顺应社会形势的前提下,东平地方政府在县治迁移问题上所做的持久努力对迁城的最终完成起到重要作用。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从埠子坡到州城:宋代郓州州治的迁移
  • 二 元明清时期东平州城的城池建设与城市水环境
  • 三 来自汶水的水患及其防御
  •         (一)乾隆东平水灾
  •         (二)从戴村坝看东平州城水患
  • 四 晚清民国以来东平州城的水环境
  • 五 从州城到后屯:东平县治的迁移
  •         (一)迁移的过程
  •         (二)县治迁移的驱动因素分析
  • 结语与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