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整体性治理与选择性回应: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解释
整体性治理与选择性回应: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解释
报告字数:11610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源自其政策执行行为偏好,这种偏好使地方政府对于上级政府的整体性治理诉求在政策贯彻与执行上产生选择性。本文以上下级政府间博弈关系与结构功能主义为解释框架,以S省教育厅为分析个案,从“动员式与常规式”“指令性与计划性”两个维度与四种模式,解析地方政府的政策执行程度,梳理地方政府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揭示地方政府政策执行偏差的发生机理,并从政策所涉的目标团体与政策纵向流变的视角,探索纠偏及整体性治理之道。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解释框架:科层组织纵向博弈与结构功能主义的融合分析
- (一)科层组织纵向博弈论视角
- (二)结构功能主义视角
- (三)融合分析的可行性和优势
- 三 案例引入:地方政府政策执行过程与因素分析
- (一)案例引入
- (二)上级到下级的政策颁布形式与“偏差”发生范围
- (三)柔性纠偏——地方政府是否谈判的博弈抉择
- (四)地方政府的执行偏好
- (五)地方政府最终的执行偏差情况
- 四 结论与启示
- (一)缩减纵向体制间政策“颁布”到“执行”的链条
- (二)缩短目标群体“表达”到执行机构“执行”的距离
- (三)形成“表达”、“颁布”、“执行”和“反馈”的相互作用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