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野史撰述实践的典范:赵翼《檐曝杂记》的史学价值
野史撰述实践的典范:赵翼《檐曝杂记》的史学价值
报告字数:20653字
报告页数:28页
摘要:《檐曝杂记》记述了赵翼求学、科考、仕宦、游历、归乡的历程,以及在不同角色之间转换的轨迹,展现了其为人、为官、为学情况,勾勒了其浮沉进退一生,进而对研究者通透地理解其成长轨迹和学术思想,深有裨益。该书涉猎范围广泛,涵盖军政、皇室、科举、官场、人物、宗教、物产、风俗、地理、气候、西洋、外国等,所记内容多为亲历亲见,属第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此外,该书还具有较高的史学批评价值。《檐曝杂记》与赵翼其他著作相发明,可在一定程度上透视赵翼不同著作之间的内在关联。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檐曝杂记》之得名
- 二 知人论世
- (一)少年求学
- (二)科举风波
- (三)人际交往
- (四)仕宦、游历
- (五)暮年状况
- 三 史料价值
- (一)军政史料
- (二)皇室史料
- (三)科举史料
- (四)官场史料
- (五)人物史料
- (六)宗教史料
- (七)物产史料
- (八)民风、习俗史料
- (九)地理、气候史料
- (十)西洋科技、器物
- (十一)外国史料
- (十二)其他方面史料
- 四 史学批评价值
- 五 《檐曝杂记》与赵翼其他著作相发明
- (一)唐至清中枢机构演变
- (二)黄巢与李自成的相似性
- (三)牛金星忌恨进士而宽待举人
- (四)佛教传入中国
- (五)蒙古人崇佛
- (六)明嘉靖“大礼之议”
- (七)明末农民战争
- (八)人参产地、形态和生长环境
- (九)西瓜传入中国
- (十)西洋科技、器物
- (十一)晏公庙的建造及得名
- (十二)扈从木兰巡游
- (十三)夜值军机
- (十四)清军征伐扬威
- (十五)重赴鹿鸣宴
- (十六)西南风土民情
- (十七)回人绳伎
- (十八)晚年境遇
- (十九)树海
- (二十)蜑船
- (二十一)诗文唱和与文人交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