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自然-社会-政治视域下的孙中山环境建设思想
自然-社会-政治视域下的孙中山环境建设思想

作者:孙语圣 孙若男

孙语圣 孙若男##朱庆葆

所属图书:民国研究(2016年春季号 总第2...

图书作者:朱庆葆

出版时间:2016年05月

报告字数:13273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孙中山的环境建设思想十分丰富,他认为自然环境与政治社会环境紧密相依,不可孤立或分割开来。孙中山对中国社会问题的思考遵循着一条显线:政治-社会-自然的思维逻辑。民生主义是其环境建设思想的社会基础,政治-社会-自然的思维逻辑是其环境问题和环境建设思想的思维路径,民主革命是其环境建设思想的驱动力。孙中山环境建设思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包含着自然、人民、民生、民族、国家、革命、政治、社会等一系列关键性的术语,孙中山以革命为出发点构建出其关于环境建设的完整、有机、庞大的思想体系。
文章目录
  • 一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环境问题主要表现的认识
  •         1.“未尝不为之疾首痛心寝食俱废也”
  •         2.“中国的这种旧屋是怎样不卫生”
  •         3.“不文明的旧屋”
  • 二 孙中山对近代中国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深入思考
  •         1.“农民只知斩伐,而不知种植”
  •         2.“人民之溢于地者,不将又有饥馑之患乎”
  •         3.“让黄河自生自灭”
  •         4.“可以证明是人为的”
  • 三 孙中山对解决近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真知灼见
  •         1.“先要造森林”,“还是要靠国家来经营”
  •         2.大规模兴修水利,发展清洁能源
  •         3.“居室工业”
  •         4.“火葬,现在世界各国更成为共同倾向”
  •         5.颁布传染病预防法草案,考核荐任文官的环境知识
  •         6.“我们要创造一个新国家”,“做成洋楼”
  • 四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