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儀式、皇權與逾度的美學——重探乾隆宫廷大戲《勸善金科》
儀式、皇權與逾度的美學——重探乾隆宫廷大戲《勸善金科》
报告字数:25028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乾隆帝登基之初,即命詞臣張照在康熙舊本的基礎上着手改編《勸善金科》。此部宫廷大戲具有樹立一代“王朝戲劇”範型的意義。内容方面,借由其第十本中,目連一行遊歷月宫、陰府、仙山、海島,目睹仙凡獻瑞,參與佛教祝聖佑民法會等情節的增添,描繪了乾隆治下聖君仁政、盛世昇平、八蠻王朝貢的帝國理想。形式方面,全劇在舞臺布景、演員穿戴與大小砌末的設計與運用上,亦呈現出乾隆宫廷以其人力物力之盛、所開啓的戲曲“逾度的美學”風格。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礎上,通過對上述《勸善金科》内涵特色的闡釋,旨在論證深具儀典意義的宫廷大戲,雖從傳統小説戲曲取材,但表現内容和形式與歷史現實、皇權意識關係密切,意在彰顯威服四海、懷柔遠人、至高無上的大清帝王威嚴,建構聖君形象,强化一統天下的王朝印記。
文章目录
- 前言
- 一 乾隆本《勸善金科》的改編
- (一)康熙舊本對目連救母故事結局的處理
- (二)乾隆本對目連救母故事結局的處理
- 二 《勸善金科》中乾隆之聖君形象建構與帝國理想的投射
- (一)褒善貶惡
- (二)興賢育才
- (三)萬國來朝與太平盛世的願景
- 三 宫廷演劇的逾度美學:布景、服裝和砌末
71125532 - (一)布景
- (二)服裝和砌末
-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