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20年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成效及展望
2020年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成效及展望

作者:孙发平 张明霞

所属图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图书作者:张廉 段庆林 王林伶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报告字数:9049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青海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淡水资源补给地,也是全球气候变化敏感区和重要启动区,切实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长远发展。青海省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契机,带动全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探索富有青海特色的国家公园发展道路。本文在阐述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战略意义的基础上,总结了生态保护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取得的成效,查找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面、建立长效转移支付机制、建设完善相关制度等对策建议,并从生态安全屏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大牧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国家公园建设模式四个方面,对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文章目录
  • 一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战略意义
  •         (一)加强三江源生态保护是维护我国生态安全的迫切要求
  •         (二)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先行示范
  •         (三)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是青海实施“一优两高”战略的重要核心内容
  • 二 取得的主要成效
  •         (一)功能重组一体管理,“九龙治水”弊端得到彻底解决
  •         (二)重构区域生态“版图”,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
  •         (三)系统保护精准治理,生态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         (四)治理体系不断健全,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得到强化
  •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国家公园管理体制运行和政策衔接需要进一步理顺
  •         (二)国家公园科技支撑有待进一步加强
  •         (三)国家公园运行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尚未形成
  •         (四)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制度尚未建立
  •         (五)专业人才缺乏,综合能力不足
  • 四 对策建议
  •         (一)有序扩大社会参与
  •         (二)完善相关标准规范
  •         (三)建立统一长效转移支付制度
  •         (四)加快推行特许经营制度
  •         (五)健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 五 前景展望
  •         (一)“中华水塔”将更加安全坚固
  •         (二)全民共建共享机制将基本形成
  •         (三)生态与经济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
  •         (四)传统文化积极作用将凸显释放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