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文艺形式的转换与变革
文艺形式的转换与变革
报告字数:9877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本文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的核心术语之一——“形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形式”之所以被重视、被提及的原因与背景。延安时期,文艺遭遇了“形式成为问题”的尴尬,西方化的艺术不能贴近普通百姓生活,更不能有效承担宣传抗战、发动大众的使命,使得文艺通俗化的问题成为重点。在这样的背景影响下,文艺家们先是发起了“旧形式利用”的活动,继而推动了解放区关于“民族形式”的争论,这些争论所带来的创造性的变革大大丰富了中国文学的文艺体式,而《讲话》在其中正发挥了加速变革的作用。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形式”遭遇的尴尬
- 第二节 “旧瓶”与“新酒”
- 第三节 “民族形式”与体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