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地方政府负总责模式下存在的三个问题:理论分析框架
地方政府负总责模式下存在的三个问题:理论分析框架
报告字数:8334字
报告页数:12页
摘要:就食品安全监管而言,地方政府能否落实好中央政府赋予的监管责任是决定食品安全监管绩效的关键所在。而且,从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看,食品安全风险演变成食品安全事件的背后都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安排存在或多或少、或明或暗的联系。众多食品安全事件背后的原因都可以追溯到地方政府负总责上。基于上述考虑,本书选择地方政府负总责作为研究主线,紧紧围绕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安排来探讨食品安全监管失灵的原因以及应该如何加以解决。基于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视角来研究食品安全监管问题可以从三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同时这也是地方政府负总责模式下的食品安全监管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食品安全监管事权划分是否合理;二是现实中哪些因素会产生激励扭曲,从而导致地方政府弱化食品安全监管;三是只依靠政府监管的单一监管模式为什么会失灵,地方政府应该如何把社会主体也纳入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文章目录
- 一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的合理性
- (一)公共物品事权划分的基本原则
- (二)地方政府负总责模式下的事权划分
- 二 地方政府弱化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
- (一)地方政府弱化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表现
- (二)地方政府弱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原因
- 三 单一行政监管已力不从心
- (一)单纯依靠政府的行政监管已力不从心
- (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已成社会共识
- (三)社会主体的参与和食品企业的自律是社会共治的基础
- 四 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
- 1.合理划分央地监管事权
- 2.防范地方政府弱化食品安全监管
- 3.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 五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