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单一行政监管向社会治理的转变问题: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单一行政监管向社会治理的转变问题:构建社会共治体系
报告字数:41241字
报告页数:50页
摘要:本章重点研究理论分析框架的第三个问题。食品安全是公共物品,因此市场是失灵的,政府应该承担起食品安全的供给责任。但是,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制度安排下,一方面地方政府会因激励扭曲、规制俘获等弱化监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面对相对有限的监管资源和相对无限的监管对象之间的矛盾。这就导致了地方政府的监管失灵。因此,单纯依靠地方政府无法完全应对食品安全风险,不能为社会提供充足的食品安全。本章首先分析了社会共治的必要性和治理方式,然后分别以公众参与和投诉举报为例研究了社会主体的参与方式和参与意愿问题,最后以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行为为例实证研究了影响食品企业自律的主要因素。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共治的现实基础
- (一)食品消费市场失灵
- (二)食品安全监管的政府失灵
- 二 社会共治的理论基础
- (一)合作治理理论
- (二)国家与社会互动理论
- 三 社会共治的治理途径
- (一)社会主体的参与
- (二)食品企业的自律
- 四 社会主体的参与方式:公众参与的国际考察
- (一)公众参与的原因
- (二)公众参与的方式
- (三)公众参与的制度环境
- 五 社会主体参与意愿的影响因素:以投诉举报为例
- (一)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的特征
- (二)我国投诉举报的现实状况
- (三)研究假说与模型构建
- (四)数据来源与描述统计
-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讨论
- 六 食品企业自律的影响因素:有序多分类Logistic实证研究
- (一)研究对象:食品添加剂
- (二)文献回顾与简要评述
- (三)模型构建与变量设置
- (四)数据来源与样本分析
-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讨论
-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 七 本章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