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分析

作者:常野 李孟刚 于重阳

常野 李孟刚 于重阳##常野 李孟刚 金田林

所属图书:要素流动、协同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图书作者:常野 李孟刚 金田林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报告字数:16296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体协调互动、合作共赢的高级阶段,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由无序向有序、由“单增长极”向“多增长极”转变的过程。区域协同发展不是区域内经济体的简单叠加,而是经济体的协调互动,达到“1+1>2”的效果。所以,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区域协同发展是正和博弈,而不是零和博弈。区域协同发展不仅使区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向好,而且使区域内所有经济体都能受益,是真正意义的“帕累托”改进。因此,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内经济体共同追求、努力实现的区域发展模式,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地区的经济体未能按照上述模式发展或发展成效很不理想,京津冀地区即如此。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城乡关系史,经历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一体化三个发展阶段,我国目前正处于城乡对立向城乡一体化跨越的过渡阶段,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差距过大、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三农问题”突出等弊端凸显。面对复杂状况与重重困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找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对区域内的一个经济体而言,如果我们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发展目标,那么区域协同发展便是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关键外部因素。区域协同发展将进一步打通区域市场,促进要素和产品在区域统一市场内流动与配置,深化经济体内部与经济体之间的分工网络,加强区域内企业、政府、高校、银行等行为主体的联系与互动,形成协调互动、结构有序的发展格局。在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下,城乡关系将更为紧密,农村市场化程度会得到进一步提高,农村更多的经济资源将流入区域统一大市场,更多企业会投资于农村,农村日益成为区域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区域协同发展必然对区域内经济体的城乡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而影响方向、影响程度、影响路径则受到区域协同发展水平、经济体在区域内的地位与作用、经济体的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制约(杨继瑞、周立新,2013)。因此,有必要从区域协同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入手,从理论角度探寻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方式与机理、问题和出路,构建通过区域协同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的模式与路径。本章从理论维度进行分析,搭建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分析框架。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概念和特征
  •         一 区域协同发展的概念和特征
  •         二 城乡一体化的概念和特征
  •         三 区域协同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的关系辨析
  • 第二节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方式与机理
  •         一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发达经济体城乡一体化的方式与机理
  •         二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欠发达经济体城乡一体化的方式与机理
  •         三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两类经济体城乡一体化方式与机理的比较分析
  • 第三节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问题和出路
  •         一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可能存在的问题
  •         二 区域协同发展影响城乡一体化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