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20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以张掖段为例
2020年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矿山生态修复研究:以张掖段为例

作者:尹政 张成文 姜夫彬

所属图书:祁连山生态系统发展报告(2020)

图书作者:丁文广 勾晓华 李育

出版时间:2020年12月

报告字数:14918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由气候变化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本报告着重研究矿山开采引起的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隐患,以及生态修复工作。近年来,张掖市通过实施祁连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工程,已完成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2个片区117个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实现祁连山生态保护由乱到治,大见成效。本报告总结了祁连山矿山生态环境现存问题和生态修复经验,并对生态修复和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今后对保护区外围历史遗留和废弃矿山以及相关流域、湿地等的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提供了思路。
文章目录
  • 一 保护区基本情况
  •         (一)自然地理
  •         (二)地质环境
  • 二 保护区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         (一)矿山地质环境问题
  •         (二)地质灾害隐患
  • 三 典型矿山生态修复与建设
  •         (一)典型矿山选取的条件
  •         (二)典型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         (三)已实施的生态修复措施
  •         (四)生态修复成果及效益分析
  • 四 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的差距
  •         (一)尚未建立长效、稳固的监管机制
  •         (二)修复范围相对局限
  •         (三)缺乏健全的生态补偿机制
  •         (四)产业转型的困难较多
  •         (五)自然保护区管护任务繁重
  •         (六)缺少生态修复和后期维护资金
  •         (七)保护区群众的生态环境修复意识尚需加强
  • 五 基本思路与对策建议
  •         (一)加快保护区矿山生态修复的基本思路
  •         (二)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