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的实践困境
“三权分置”下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的实践困境
报告字数:44403字
报告页数:57页
摘要:首先,本文通过审视改革进程中典型的土地规模经营流转的案例,得出我国土地流转农民权益存在“被强制”、“被自愿”、“被代表”、“被边缘化”、“被无视”等基本事实。其次,本文分析了土地流转中土地确权矛盾、土地流转疏漏及纠纷、社会保障水平低、规模流转程度不均、防范机制缺失等具体表现。再次,本文对地域性的土地流转实践困境进行反思,以明确土地流转中农民权益受到损害的主要问题。最后,本文探寻了实现土地资源要素优化组合的改革过程中,土地流转农民权益受损的影响因素,包括土地改革理念、主体关系、政府监管、法律法规等。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受损的事实梳理
- 一 “强行推地”被迫流转,农民拒签耕地被毁
- 二 “强力推进”违规流转,逼迫农民“自愿”流转
- 三 “强制丈量”硬性流转,殴打村民集体上访
- 四 “强势推动”盲目流转,损害农民土地权益
- 五 “约定失范”争议流转,引发农民矛盾纠纷
- 六 “蕴藏风险”整村流转,易致农民利益受损
- 第二节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受损的主要表现
- 一 土地确权矛盾棘手,农户权益难以均衡
- 二 土地流转仍有疏漏,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 三 土地流转纠纷存在,矛盾升级隐患不断
- 四 社会保障水平较低,阻滞农民流转流动
- 五 规模流转程度不均,农民增收幅度有限
- 六 防范机制普遍缺失,流转风险隐患犹存
- 第三节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受损的基本问题
- 一 “被取代”的主体地位,忽视农民的存在
- 二 “被代表”的流转意愿,忽略农民的选择
- 三 “被侵犯”的土地权益,忽略农民的发展
- 四 “被挤出”的土地利益,忽视农民的权利
- 第四节 土地流转农民权益受损的影响因素
- 一 混淆土地改革理念,政府流转行为失范
- 二 错置流转主体关系,颠倒土地流转程序
- 三 弱化政府监管职能,流转管理服务滞后
- 四 忽视流转法律法规,干扰流转政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