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空前”的移民潮:20世纪20~30年代中外学术界对于东北移民潮的认知与评估
“空前”的移民潮:20世纪20~30年代中外学术界对于东北移民潮的认知与评估

作者:安介生 陶正桐

安介生 陶正桐##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所属图书:社会史研究(第11辑)

图书作者: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报告字数:28464字 报告页数:37页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关于中国境内移民潮的研究成为中外舆论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与热点之一。相关的论著不仅具有相当高的研究水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移民问题,具有很高的文献资料价值。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促使内地无地农民迁移至地广人稀的边疆及边远区域,这也成为当时研究者从学术层面分析中国近代边疆移民潮的一个基调。边疆移民不仅解决了人口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而且对于国防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在近现代东北移民潮中,来自山东的移民占据了绝对多数,已成为不争之事实。东北三省地域广大,各地经济开发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进入东北地区的外来移民的分布并不是完全均衡一致的,其分布特征直接与各地地理及交通等客观条件密切相关。大规模的移民运动构成了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大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移民数量达到“三千万人”,已足可以列为世界范围内人口迁徙历史上的里程碑之一。但是,不能将中国的边疆移民运动(migration)与西方“殖民运动”(colonial movement)相混淆。移民潮之“伟力”,来源于广大民众,这也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移民潮给后人留下的最重要的启示之一。
文章目录
  • 一 边疆移民潮的动因(“推力”与“拉力”)及时代背景
  •         (一)移民潮产生的“拉力”问题
  •         (二)移民潮的“推力”问题
  • 二 边疆移民的数量、类型与移民来源(省籍构成)
  •         (一)移民数量统计
  •         (二)移民类型
  •         (三)移民的省籍构成与移徙路线
  • 三 边疆移民迁入地之安置及移民分布状况
  •         (一)移民安置与管理机构
  •         (二)移民分布状况
  • 四 东北移民运动之成效
  • 余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