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水利图碑所见中华帝国晚期山西水利社会的空间分析
自我与他人的边界——水利图碑所见中华帝国晚期山西水利社会的空间分析

作者:井黑忍 张俊峰

井黑忍 张俊峰##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所属图书:社会史研究(第11辑)

图书作者:行龙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

出版时间:2021年06月

报告字数:9541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水利图碑、水利文字碑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探讨中国明清时期地方水利社会的重要史料。山西省曲沃县景明村龙岩寺存在一通“一石三记”的碑刻,上有金、明、清三朝所刻之碑文,详细展现了当地的水权争端。金代,林交村和白水村发生争端,当地官员按照“率由旧章”的原则平息了争端,并勒石作为证明。此后历次重大水权争端皆勒石为证,水利碑刻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水权证明,亦是维持当地社会水利秩序稳定的重要基石。“景明水利图”中描绘了大量与当地水资源使用和管理相关的地理信息和人文景观的细节,如从下游到上游以防上游垄断水源的分配顺序、村庄的位置与其水权之间的关系、村庄与寺庙的关系等。最为重要的是,此类地图亦显示了共有权的享有范围,呈现的是一个封闭的水利社会。与日本此类地图相比,中国的地图虽然没有描绘明确的边界,但其描绘的范围即为边界,村庄是否在水利图碑上,体现的是水权的有无。换言之,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存在一条看不见的边界。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关于水资源的冲突
  • 二 地图和文字
  •         1.水利设施
  •         2.村庄
  •         3.寺庙
  • 三 公共地区
  • 结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