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6~2020年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供需现状及其优化路径
2016~2020年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供需现状及其优化路径

作者:陈宁 陆薇 皇甫操慧

陈宁 陆薇 皇甫操慧##郑志龙 高卫星 樊红敏

所属图书: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21)

图书作者:郑志龙 高卫星 樊红敏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报告字数:11170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本报告以2019年河南省人口与家庭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为基础,对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状况进行了深度分析。调查数据显示:第一,产前生育服务的供给效果不佳;第二,城乡产后生育服务供给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第三,非农就业育龄妇女产假普遍不足180天;第四,育龄妇女产假期间工作福利降低;第五,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不足;第六,未入托婴幼儿托育需求旺盛;第七,育龄人群对社区托育服务的需求较高;第八,全托和半托机构需求较大;第九,育龄妇女群体对于不同婴幼儿照护政策的需求迫切程度不同。当前,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体系构建面临服务供给和需求的适配性失衡,主要体现在育龄人群的孕期保健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育龄人群的产后健康服务供给不足、育龄人群的职业发展权益难以保障、托育服务供需失衡现象突出等四大方面。优化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体系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整合现有碎片化的生育服务,构建女性生育全过程服务链条;二是增加高质量的托育机构供给,构建多元完善的托育服务体系;三是扩大生育津贴覆盖范围,重视税收政策的生育激励作用;四是搭建托育服务机构公共交流平台,提升托育服务供给质量;五是关注育龄群众政策需求存在的异质性,提高婴幼儿照护政策供给的精准程度;六是完善劳动就业政策,保障女性劳动就业权益。
文章目录
  • 一 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的供给现状与成效
  •         (一)产前生育服务的供给效果不佳,城镇育龄妇女服务获取水平高于农村
  •         (二)城乡产后生育服务供给水平差异明显,农村新生儿满月健康服务获取水平较低
  •         (三)非农就业育龄妇女产假普遍不足180天,平均产假天数随生育孩次递进而减少
  •         (四)育龄妇女产假期间工作福利降低,职业女性面临生育的“惩罚效应”
  •         (五)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供给不足,3岁以后入园率较高
  • 二 河南省育龄人群的生育支持服务需求状况
  •         (一)未入托婴幼儿托育需求旺盛,且随着月龄增大愈加强烈
  •         (二)育龄人群对社区托育服务的需求较高
  •         (三)全托和半托机构需求较大
  •         (四)育龄妇女群体对于不同婴幼儿照护政策的需求迫切程度不同
  • 三 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供需适配性分析
  •         (一)育龄人群的孕期保健服务供给水平有待提高
  •         (二)育龄人群的产后健康服务供给不足
  •         (三)育龄人群的职业发展权益难以保障
  •         (四)托育服务供需失衡现象突出
  • 四 优化河南省生育支持服务体系的建议
  •         (一)整合现有碎片化的生育服务,构建女性生育全过程服务链条
  •         (二)增加高质量的托育机构供给,构建多元完善的托育服务体系
  •         (三)扩大生育津贴覆盖范围,重视税收政策的生育激励作用
  •         (四)搭建托育服务机构公共交流平台,提升托育服务供给质量
  •         (五)关注育龄群众政策需求存在的异质性,提高婴幼儿照护政策供给的精准程度
  •         (六)完善劳动就业政策,保障女性劳动就业权益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