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4~2021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入的北仑模式——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的实践
2014~2021年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入的北仑模式——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的实践

作者:包路芳

所属图书: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20~2021)

图书作者:谭日辉 李金娟 穆松林

出版时间:2021年07月

报告字数:12802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活跃期,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接纳与融入,对进一步巩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独特的重要意义。本文以宁波市北仑区新碶街道“微组织、微热线、微平台、微窗口”的“四微”城市民族工作实践为切入点,分析阐释北仑区通过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区融入,推动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实现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以构建“四微”为城市民族工作载体的北仑模式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借鉴。
文章目录
  • 一 北仑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基本特点
  •         (一)增长快
  •         (二)居住散
  •         (三)从业广
  •         (四)收入低
  • 二 北仑区新碶街道“四微”城市民族工作的实践
  •         (一)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建立“微组织”,少数民族同胞有了自己的家
  •         (二)多措并举提供品牌服务,拓展“微窗口”,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
  •         (三)建立队伍健全制度,打通“微热线”,搭建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
  •         (四)依托丰富多彩活动,搭建“微平台”,让少数民族更好融入城市
  • 三 北仑区新碶街道“四微”民族工作的成效
  •         (一)流动少数民族的社区归属感进一步提升
  •         (二)民族工作品牌得到进一步巩固
  •         (三)少数民族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 四 北仑模式带给城市民族工作的启示
  •         (一)坚持实践先行,创新城市民族工作“四微”模式,为提高基层民族事务治理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         (二)着眼推广应用,制定城市民族工作省级地方标准,为提升基层民族事务治理水平提供规范依据
  •         (三)深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