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施洞苗族银饰文化研究总结
施洞苗族银饰文化研究总结

作者:陈国玲

所属图书:穿在身上的符号

图书作者:陈国玲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报告字数:23234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苗族银饰的文化涵盖了苗族人民在婚丧嫁娶、衣食住行、民风民俗、信仰禁忌等方面与地域经济、文化和民族心理融合中所形成的苗族原始宗教文化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融合多支系、多成分而成的原始宗教崇拜民族和迁徙民族,苗族银饰中残留有较多宗教因素,且拥有象征生存与繁衍的符号体系。在近代,随着施洞苗族与外界接触逐渐增多,在多样化的城镇文化的浸染下,施洞苗族服饰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服饰在外观和文化内涵上出现变异,施洞苗族服饰已经逐步从精神上的仪式符号转化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消费符码,为此我们需要对苗族银饰锻制技艺进行自觉传承与保护,维护苗族银饰根植的地域文化空间。
文章目录
  • 一 施洞苗族银饰的象征与表述
  •         1.如何生存下去?
  •         2.如何实现族群繁衍?
  • 二 从仪式符号到消费符码
  •         1.文化自信不足导致传统服饰文化主体的流失
  •         2.文化自觉的弱化导致服饰技艺传承断代
  •         3.服饰伦理的淡化导致传统服饰的礼服化
  •         4.多元文化的共时共域减弱了苗服服饰的民族文化特色
  • 三 苗族银饰的传承与保护
  •         (一)苗族银饰的民间工艺特征
  •         (二)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传承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