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作者:曾庆红 刘礼 高利丹

曾庆红 刘礼 高利丹##王登山 李韶民 张鸣鸣

所属图书:中国农村人居环境发展报告(20...

图书作者:王登山 李韶民 张鸣鸣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报告字数:11112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农村人居环境正从突击式整治阶段跨入长效治理阶段,从相对分散的整治向相对系统的治理转变,关键是建立健全制度体系,重点在于建立长效管护机制。资金投入方面,成都市建立起覆盖全域的社区保障资金,可用于生态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了保基本的作用;建立资产管理公司和土地股份合作社,为村(涉农社区)建立了对接市场的主体,也让村(涉农社区)的资源统筹能力得到体现和提升,更长远地解决了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问题。人的参与方面,以还权、赋能、归位为着力点,保障人的参与,培养人参与的能力,构建了农村新型基层治理机制,基层组织之间的决策、执行、监督职能关系进一步理顺,同时也保障了社区保障资金的有序有效使用。
文章目录
  • 一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及问题
  •         (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状
  •         (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问题
  • 二 以治理为核心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一)成都市农村人居环境现状
  •         (二)明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边界
  •         (三)构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民主基础
  •         (四)保障农村人居环境治理长效资金投入
  •         (五)培育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市场主体
  • 三 对策建议
  •         (一)以村级治理为核心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         (二)完善多元参与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制
  •         (三)常态化建立下沉村(涉农社区)的二元并轨资金保障机制
  •         (四)结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探索环境价值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