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互联互通、园区建设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再造
互联互通、园区建设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再造

作者:林文勋 杨先明 张国胜

##林文勋 杨先明 张国胜

所属图书:重塑沿边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

图书作者:林文勋 杨先明 张国胜

出版时间:2015年12月

报告字数:26915字 报告页数:36页
摘要: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深刻变革了世界经济的运行机制与结构特征。沿边开放进程中,以边境地区作为空间着力点,通过创造促进边界效应转化与边境区位特征演进的基础性条件,提升边境毗邻区域的一体化水平,打造经济集中趋势,加速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集聚进而推动边境地区的区位再造,是重塑边境地区经济地理与发展机制的重要路径。为此,本研究通过对边界效应条件下互联互通和园区建设如何构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区位再造的基础条件的探讨,对开放进程中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毗邻区域一体化效应及经济集中趋势进行研判,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条件及其缺口以及该地区的园区发展状况及其制约因素,研究如何以互联互通和园区建设为基础支撑,推动和实现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再造,激活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与发展条件。
文章目录
  • 一 边界效应与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区位再造的基础条件
  •         (一)边界屏蔽效应与边境地区区位特征的锁定
  •         (二)开放条件下边界效应的转化与边境区位特征的演进
  •         (三)以互联互通和园区建设创造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区位再造的基础条件
  • 二 开放进程中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毗邻区域一体化效应与经济集中趋势研判
  •         (一)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毗邻区域一体化效应变化及评估
  •         (二)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集中趋势判定
  • 三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互联互通条件及其缺口
  •         (一)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条件及其缺口
  •         (二)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制度互联互通条件及其缺口
  •         (三)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与毗邻国家的产业互联互通条件及其缺口
  • 四 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园区体系及其发展的制约因素
  •         (一)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园区体系及其发展现状
  •         (二)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园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制约因素
  • 五 以互联互通和园区建设推动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区位再造的思路与对策
  •         (一)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增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功能
  •         (二)更加强化制度与人文的非物理性互联互通建设,增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连接内外经济和人文关系的核心纽带作用
  •         (三)以面向“两亚”的沿边国际产业合作带建设为重点推动产业互联互通,夯实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产业基础
  •         (四)以制度改革和创新着力推进投资环境优化,为滇西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园区体系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五)以综合保税区建设为突破口,拓展和完善“自贸区”功能
  •         (六)以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为重点深化跨国经济合作,促进滇西沿边地带新增长极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