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并非结论的结论:从关键的中间层到必要的迂回
并非结论的结论:从关键的中间层到必要的迂回
报告字数:18282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本文将农产品流通组织理解为农产品流通机构、流通功能、流通过程与机构间关系的统一,基于理论、经验、历史与比较“四位一体”的分析视角,突破一时一地一事之囿,重点研究了组织惯例、技术进步、关系网络与制度变迁对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影响,同时探讨其他国家(地区)当前和历史上的农产品流通组织、交易、技术、政策等,力图整体俯瞰把握农产品流通组织现象间的关联,提炼农产品流通组织运行及演进机制,描述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约束条件与典型事实,总结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的中国特色,借鉴境内外经验教训,探索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演进规律,并给出建设性意见和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进一步的讨论
- (一)流通环节数量及其减少的可行性
- (二)农民收益与流通环节获利水平
- (三)流通损耗率与冷链物流发展
- (四)组织化程度低与扶持合作社
- (五)市场化与流通基础设施公益性
- (六)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效率
- 二 主要研究结论
- (一)复杂性和不同程度的“迂回性”,是中国农产品流通组织的本质特征
- (二)需要对中间层组织的功能进行再认识
- (三)农产品流通“迂回度”演进有一定的规律性
- (四)批发市场在相当长时期内都将是中国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枢纽和核心
- (五)互联网普及使中间层的作用更大
- (六)农产品批零价差与价格波动在合理范围内
- (七)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与流通体系建设,应坚持市场化与多元化方向
- 三 主要政策建议
- (一)公共政策应顺应农产品流通组织演进规律,稳步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
- (二)政府应给予批发市场更多实质性支持,确保市场化运作前提
- (三)大力培育多种类型的农产品流通中间商
- (四)妥善做好农产品批发市场规划
- (五)继续改善农村流通基础设施
- (六)重视市场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 (七)提前防范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化发展趋势背后的风险
- (八)重点设法努力降低农产品零售环节的刚性成本
- (九)尽快改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格统计制度
- 四 研究局限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