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演变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演变历程

作者:徐琰超

徐琰超##徐琰超

所属图书: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研究

图书作者:徐琰超

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报告字数:15554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本文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村庄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演变历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农业合作化时期(1949~1957年),第二个部分是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分税制改革前(1978~1994年),第三个部分是从分税制改革到废除农业税时期(1994~2005年);第四个部分是农业税废除之后(2006年至今)。本文论述了不同时期中国农村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历史背景和改革路径,明确改革的逻辑和演变的规律。尽管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物品供给的绩效显著,但还需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物品配置模式,增加市场上的公共物品供给主体,不断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促进农村稳定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农业合作化时期中国农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1949~1957年)
  •         (一)主要问题
  •         (二)改革路径
  • 二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至分税制改革前的农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1978~1994年)
  •         (一)历史背景
  •         (二)改革路径
  • 三 从分税制改革到废除农业税时期农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1994~2005年)
  •         (一)历史背景
  •         (二)改革路径
  •         (三)该时期农村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特征
  • 四 废除农业税后农村公共物品的配置模式(2006年至今)
  •         (一)农业税的废除
  •         (二)废除农业税之后的农村综合改革
  •         (三)废除农业税之后中国农村公共物品配置模式的特征
  • 五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