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
村民自治的社会基础和文化网络
报告字数:18537字
报告页数:30页
摘要:村民自治建设的制度性缺陷在于忽视了乡村社会公共空间的作用。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种自治方式,它对公共权力的授权和使用都具有独立的约束力量。在我国农村,并不缺乏发展公共空间的可能性和基础,国家应该给予很好的挖掘和培育。本文剖析的J村案例,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公共空间在我国农村的发展轨迹以及对村民自治建设和村庄发展的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问题和假设的提出:对村民自治建设的反思
- 1.村民自治制度及其建设的制度性缺陷
- 2.村民自治与社会公共空间
- 二 J村的基本情况
- 三 乡村精英与乡村社会公共空间
- 1.社会经济变迁与乡村精英的产生
- 2.乡村精英的回流与乡村社会空间的拓展
- 3.乡村社会公共空间为乡村精英提供了活动舞台
- 四 作为乡村社会公共空间载体的民间组织
- 五 社会舆论是乡村社会公共活动的合法依据
- 六 各种力量在乡村公共空间发展中的博弈与相互制约
- 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