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新型城镇化下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新型城镇化下优化行政区划设置
报告字数:14157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文主要探究新型城镇化下的行政区划设置问题。本文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行政区划调整历程划分为建制市镇的数量增加阶段、规模扩张阶段和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行政区划调整在促进城市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也面临城镇等级体系不合理、市辖区设置不规范等困境。本文认为应将构建功能互补的区域城镇体系、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效能等作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目标,通过创新设市模式稳步增设一批中小城市,有序推进市辖区增量调整和存量优化。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设置
- (一)第一阶段:建制市镇的数量增加阶段(1978~1996年)
- (二)第二阶段:建制市镇的规模扩张阶段(1997~2012年)
- (三)第三阶段:建制市镇的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2013年以来)
- 二 当前行政区划调整面临的主要困境
- (一)城镇等级体系不合理,建制市数量不足
- (二)市辖区设置不规范,规模结构不合理
- (三)行政区边缘管理薄弱,区域协调缺位
- 三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目标与总体思路
- (一)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目标
- (二)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总体思路
- 四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的具体措施
- (一)创新设市模式
- (二)审慎推进县改区
- (三)规范调整乡镇行政区划
- (四)完善跨行政区行政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