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街头作为空间:青年流浪歌手与城市的互动——以京沪两地为例
街头作为空间:青年流浪歌手与城市的互动——以京沪两地为例

作者:陆兵哲 刘建 扎西顿珠 张文军

陆兵哲 刘建 扎西顿珠 张文军##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所属图书:当代中国田野观察(2020)

图书作者:国务院参事室社会调查中心

出版时间:2021年12月

报告字数:14696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本研究深入上海、北京街头歌手本身的“自下而上”进行调研,走遍两市共26个调研地点,走进十余位街头歌手的日常,并走访演出行业协会、物业管理公司、城管局等机构。团队还运用“空间观察”相关方法以再现歌手生产街头文化空间的过程,并编制问卷征集普通居民的看法。该调研也聚焦于街头青年流浪歌手这样的城市“小人物”,试图理解宏大城市化过程中具体个人的生存故事。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缘起:街头流浪歌手的城市角色
  • 二 分析框架:街头作为一种城市空间
  •         1.“空间”的社会意义与“城市公共空间”
  •         2.街道:从交通设施到文化空间
  • 三 空间意义:流浪歌手对城市街头的解读与重塑
  •         1.街头的空间特性:他们为何选择街头
  •         2.街头之于歌手:街头空间的多元意涵
  •         3.歌手之于街头:街头空间的重塑与再生产
  • 四 京沪比较:城市空间管理的方案与成效
  •         1.街头演出“持证上岗”的政策背景
  •         2.京沪街头歌手对政策的态度
  •         3.思考:城市空间管理中的两种逻辑
  • 五 社会评价:京沪市民对街头歌手的态度
  •         1.市民对街头歌手的关注情况
  •         2.市民对街头歌手的角色认知
  •         3.市民对街头演出“持证上岗”的态度
  • 六 结论与思考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