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议设劝业道
议设劝业道
报告字数:42053字
报告页数:54页
摘要:劝业道的酝酿产生不仅与兴实业、解财困有关,还与甲午战后督抚举办农工商矿各局坐大实业行政管理权、绅商群体崛起加速社会结构变动密切相连。庚子事变后,巨额赔款和推行新政的庞大费用使朝廷难堪重负,振兴农工商矿、发展各项交通事务、开拓利源渐成时人共识,农工商矿各局顺时而设,但有些农工商矿局罗掘民间有限之脂膏以供冗员挥霍,激化了社会矛盾。面对“外重内轻”格局的变化、赔款与新政兴利的迫切需要,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动,清廷通过调整官制,建立上下贯注的实业、交通行政管理体制已势在必行。劝业道经历了先“司”后“道”的变化,反映了清廷迁延旧制的过程。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商战败局与求变
- 第二节 筹饷之本:甲午庚子间农工商矿各局初兴
- 第三节 农工商矿各局的勃兴及其影响
- 第四节 先“司”后“道”
- 一 裁局增缺之初议
- 二 外官改制的方案分歧
- 三 劝业设官先“司”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