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作者:苏杨 马宙宙 刘洁 孙业红

苏杨 马宙宙 刘洁 孙业红##刘世锦 林家彬 苏杨

所属图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

图书作者:刘世锦 林家彬 苏杨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报告字数:25397字 报告页数:36页
摘要:本章主要介绍了三部分内容:1.“十一五” 期间, 作为文化遗产事业主体的文物系统的经济产出是对其财政拨款的4.4 倍(如按2008年蓝皮书算法, 则为6.5 倍), 而且, 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在“十一五” 期间仍然在增大。从这个较长阶段、较苛刻的总体测算来看, 文化遗产事业不是财政的包袱, 而是社会、经济效益兼备和“投入小、产出大”、“利在当代、益及后代” 且能拉动关联产业增长的公益性事业。2.全国文物旅游发展的成果, 主要从本章内容体现: 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贡献的“大头” 来自于其间接经济贡献, 而这种贡献的“ 大头” 又来自于文物旅游。“十一五” 期间全国文物旅游收入1776.3 亿元占全国观光旅游收入的9.2%,其对国民经济贡献888.2 亿元占文物系统对国民经济全 部贡献的82.1% 。3.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包含大量文化遗产, 保守估算, “十一五” 期间由这些文化遗产资源所贡献的观光旅游收入增加值接近千亿。
文章目录
  • 1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经验总结
  •         1.1 经验总结
  •         1.2 从文化遗产资源与旅游产业结合角度对新形势的分析
  • 2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总结分析
  •         2.1 文化遗产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
  •         2.2 博物馆事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
  •         2.3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的文化遗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测算
  • 3 “十二五”期间加大文化遗产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重要方向
  •         3.1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         3.2 促进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惠及民众
  •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