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分析——基于GAP方法
“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分析——基于GAP方法

作者:苏杨 陈晨 崔祥芬

苏杨 陈晨 崔祥芬##刘世锦 林家彬 苏杨

所属图书:中国文化遗产事业发展报告(20...

图书作者:刘世锦 林家彬 苏杨

出版时间:2010年12月

报告字数:16548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章主要介绍了三部分内容:1. “十一五” 期间, 作为文化遗产事业的主体, 文物系统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总体在提高, 但有的省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课题组从文物保护管理机构的管理内容和管理成效的角度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相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需求而言, 云南、陕西、湖南、山西等省的文物综合管理存在空缺, 目前需要优先解决这部分地区的文物系统行政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2. 依托GAP 分析方法, 不仅可以评价全国文物系统行政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如何, 而且也能够建立“文物保护监测预警体系”, 以年度和省份为单位及时发出预警。3. 国家的广域政策———主体功能区规划、相关法——— 《自然遗产保护法》等, 对提高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有上位性影响, 特别对大遗址的影响尤大, 但是文物保护和管理的需求并未反映在其中, 使文物系统相关工作的开展难免被动, 需要及时反馈。
文章目录
  • 1 从项目实施和管理水平角度看“十一五”期间文化遗产事业的发展概况
  • 2 文化遗产事业管理水平的GAP分析
  •         2.1 “十一五”期间文物系统文博单位量的变化
  •         2.2 GAP分析方法的调整之处
  •         2.3 不可移动文物管理水平的GAP分析
  • 3 GAP分析结果在相关“十二五”规划中的应用
  •         3.1 GAP分析结果的应用方式
  •         3.2 GAP分析与相关规划衔接的初步考虑
  • 4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