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的演进过程与重点任务
中国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的演进过程与重点任务
报告字数:16236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中国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经历了消除饥荒、提高流通效率、促进社会公平和巩固粮食安全四个阶段,演进动力来自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在治理特征方面,粮食安全战略变化塑造了食物损失的治理目标,食物浪费治理始终围绕社会公平展开,逐步由政府主导向社会共治转变。国家治理现代化对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提出更高要求,重点任务包括平衡多个治理目标、清晰化概念框架、建立数据库与评估体系等。为优化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体系,需要制订有中国特色的食物减损节约中长期规划,发布相关的国家统计标准以及数据资料,系统分析食物损失与浪费的成因,构建食物节约减损的责任体系。
文章目录
- 一 中国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的演进过程
- (一)以消除饥荒为主的食物浪费治理阶段(1949~1983年)
- (二)以提升流通效率为主的食物损失治理阶段(1984~2009年)
- (三)以提升社会公平为主的食物浪费治理阶段(2010~2019年)
- (四)巩固粮食安全的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阶段(2020年至今)
- 二 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演进的逻辑分析
- (一)粮食安全战略变化塑造了食物损失的治理目标
- (二)食物浪费的治理始终围绕社会公平开展
- (三)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向社会共治转变
- 三 中国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的重点任务
- (一)平衡食物损失与浪费的多个治理目标
- (二)清晰化食物损失与浪费的概念框架
- (三)建立食物损失与浪费的数据库与评估体系
- 四 食物损失与浪费治理体系的优化建议
- (一)制订中国特色的食物节约减损中长期规划
- (二)出台食物损失与浪费的国家统计标准,公布数据资料
- (三)系统分析食物损失与浪费的形成原因
- (四)构建食物节约减损的责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