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蒙汉杂处地带的治理:归绥地区厅制变迁
蒙汉杂处地带的治理:归绥地区厅制变迁
报告字数:26866字
报告页数:44页
摘要:本文将清代归绥地区厅制变迁过程分为理事、分辖、统合、兼辖、抚民、建省六个阶段。清代厅制被广泛应用于旗民、蒙民分治的区域,其中沿长城一线的漠南蒙古南缘与山西交界的归绥地区尤其值得关注。不少汉人来此耕种,逐渐产生了管理汉民与处理蒙汉纠纷的需求,雍正元年于此设立了归化城理事同知。及至汉人移民逐渐增多,归绥地区开始不断增置理事厅,并在光绪年间又尽数改为抚民厅。由理事而抚民,清代归绥地区的行政建制鲜明地体现出府州县与藩部两大圈层过渡地带管理模式的巨大转变。
文章目录
- 一 理事:归化城同知溯源
- 二 分辖:归绥诸协理通判的设置
- 三 统合:归绥道与归绥诸厅体制的确立
- 四 兼辖:归绥三厅与准噶尔草地的“辖而不管”
- 五 抚民:光绪十年归绥诸厅改制后的性质
- 六 建省:蒙汉合治的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