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边缘地带的治理与清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弹性空间
边缘地带的治理与清代地方行政体系的弹性空间
报告字数:8951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本文从“超大规模”与“有限政府”这一结构性矛盾的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厅的设立在清代地方行政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将原驻在府州县的佐贰官分辖,或将原本承担部分职能的分防佐贰进一步升为具有完全职能的政区,使得厅的建置得以长期稳定并逐渐增置,并极大缓解了知县等正印官的管理压力,避免了析分县级政区的隐忧。厅的空间分布则体现了清朝空间治理的差异性,特别是清廷将厅广泛设置于边缘地带,通过漫长的设治过程逐步推进郡县化与一体化,亦与地区开发进程相匹配。厅制形式之多样满足了清廷“因地制宜”的治理理念,反映了清代地方行政体系内部的弹性空间。
文章目录
- 一 定额观念、分辖趋势与厅制发展
- 二 边缘地带的行政治理与渐进式郡县化
- 三 厅制的不完全性与“一统体制”“有效治理”关系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