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8~2022年降低审前羁押率的探索与实践——以金湾区人民检察院的批捕工作为视角
2018~2022年降低审前羁押率的探索与实践——以金湾区人民检察院的批捕工作为视角

作者: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珠海市金湾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吴轼 张强 陈甦

所属图书:珠海法治发展报告No.4(2022)

图书作者:吴轼 张强 陈甦

出版时间:2022年05月

报告字数:11114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审前羁押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权保障水平的重要指标,也反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本文围绕完善羁押标准、羁押必要性审查程序、社会危险性条件的量化评估、羁押替代措施及配套机制等内容开展调研,通过对比分析审前羁押率相关数据,总结了金湾区人民检察院在降低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方面的工作实践与探索。在“少捕慎诉慎押”司法理念指引下,司法机关需要加强工作合力,形成和完善非羁押配套措施和社会支持体系,在轻微刑事案件刑事赔偿保证金提存以及科学有效的考评和容错机制方面,进一步推动建立行之有效的降低审前羁押率制度体系。
文章目录
  • 一 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数据分析71912229
  •         (一)案件呈捕率
  •         (二)案件逮捕率
  •         (三)捕后羁押必要性审查改变强制措施率
  •         (四)捕后不诉率
  •         (五)刑事案件捕后轻刑率
  • 二 影响降低审前羁押率的主要原因
  •         (一)执法办案理念亟待更新
  •         (二)司法办案人员对逮捕的社会危险性要件理解片面、机械适用
  •         (三)执法办案的考核制度设计有待完善
  •         (四)非羁押社会管控的配套机制尚未形成
  •         (五)社会舆论、信访维稳等因素制约非羁押措施的适用
  • 三 金湾检察院降低刑事案件审前羁押率的探索
  •         (一)及时更新司法理念,传导司法责任压力
  •         (二)加强沟通协商,初步形成工作合力
  •         (三)细化社会危险性标准,不断提升批捕质效
  •         (四)建立捕后跟踪机制,加强羁押必要性审查工作
  •         (五)加强源头监督引导,推动呈捕率及羁押率持续下降
  • 四 未来展望与建议
  •         (一)进一步加强司法机关工作合力
  •         (二)建立非羁押配套措施
  •         (三)探索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
  •         (四)建立轻微刑事案件刑事赔偿保证金提存机制
  •         (五)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和容错机制
  •         (六)加强舆论引导,健全非羁押风险防控机制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