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草原“生态补奖”效果的制度分析
草原“生态补奖”效果的制度分析
报告字数:9498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本文回顾了“生态补奖”政策实施以来我国主要草原牧区的相关情况。第一轮“生态补奖”实施四年后,全国草原地区整体生态状况趋于好转,但超载过牧仍是难以规避的现实问题。本文依据牧户调研进一步评估“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效果,从养羊比容来看96%的牧户都存在不同程度超载的情况,大多数牧民认为当前的草原生态环境“比较差”“非常差”,草原退化趋势尚未扭转。政策效果不够理想是政府的执行机制不完善和监督不力以及补贴标准过低共同作用的结果。若想让“生态补奖”政策发挥效果,地方政府应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认真落实监管工作,并适度提高补偿标准。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四年后
- 第二节 研究区概况与调研情况
- 第三节 政策的实施效果
- 3.1 牧户载畜情况
- 3.2 草原生态状况
- 第四节 政策失效背后的逻辑
- 4.1 政策执行层面
- 4.2 合意的补偿标准
- 4.3 牧民的禁牧态度与禁牧行为
- 第五节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