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延安时期的县政建设及其经验意义
延安时期的县政建设及其经验意义

作者:杨东 吕皓

杨东 吕皓##柳敏

所属图书:基层治理:社会精英与近代中国...

图书作者:柳敏

出版时间:2022年04月

报告字数:12603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县政建设问题始终是历史变革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延安时期,边区设置县级行政区,县政成为政权体系的枢纽。通过制度和道德的双重规范,加强县政民主建设。县长作为县政建设的“指挥员”和“战斗员”,在推进县政建设中担任重要角色。将“一切工作在于村”作为延安时期县政建设的根本指针。陕甘宁边区的县政建设时期,是中共在革命时代县政建设最富成效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文章目录
  • 一 建政要旨:县政要成为政权体系的枢纽
  • 二 县政民主:制度和道德的双重规范
  • 三 边区县长:县政建设的指挥员和战斗员
  • 四 县政方向:一切工作在于村
  • 五 源头活水:延安之路的经验意义
  •         1.在陕甘宁边区,本地干部担任县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         2.县长年轻化的态势适应了客观需要
  •         3.民选县长顺应了革命与时代的双重诉求
  •         4.县参议会在边区县政的运行中起了至为重要的作用
  •         5.县长工作场域始终是在基层,要在基层“照镜子”
  •         6.县长在变革基层社会过程中是一种重要助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