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以定县、邹平为中心
社会认同视野下的近代华北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以定县、邹平为中心
报告字数:13579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迅速发展,乡村建设工作者群体逐渐形成,成为乡村建设运动的主体力量。在工作者群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下乡参与建设事业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社会认同是建设事业能否得以顺利展开的关键因素。本文从社会认同角度出发,探讨工作者的心理、工作状态以及对乡村建设运动发展与走向的影响。通过自我建构、制度安排和象征塑造等方式,乡村建设工作者的社会认同不断被加强,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者群体的群际关系得到缓和,但部分工作者也出现社会认同困境,导致社会认同的消解。
文章目录
- 一 “乡村建设必有前途”:工作者社会认同的自我建构
- 二 制度安排与象征塑造:强化工作者社会认同之路径
- 三 批评与自我批评:基于社会认同的群际关系适应策略
- 四 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工作者社会认同的困境与消解
-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