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物是人非:年画与年画艺人的时代角色
物是人非:年画与年画艺人的时代角色
报告字数:23040字
报告页数:27页
摘要:本文选取聊城木版年画发展史上的几个特定时期,探究不同历史时期语境下木版年画的发展状况及与其所互动的社会现实,从而呈现活态的聊城木版年画。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语境出发,探讨国家与地方对聊城木版年画的社会角色重塑;从由年画艺人到国家非遗传承人的身份转变出发,借助个体叙事考察聊城木版年画的传承现状及年画艺人的身份再造。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聊城木版年画
- 一 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时期
- 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聊城木版年画
- 第二节 木版年画艺人与传承人
- 一 年画保护面临碎片化的问题
- 二 收入对年画艺人群体的影响
- 三 年画传承人、年画艺人、基层文化站
- 四 年画生活与年画片段
- 小结